书法初学者先学什么字体好
学书法先从什么体开始?书法一般从什么字体开始学?学书法须知,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书法训练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,希望对您有帮助
学习书法先从什么体开始入门?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,但经常有人问起,所以在这里嘉强再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学习书法从什么字体入门,其实也没有固定的答案,我到现在听到过的观点是从什么字体入门的都有,有人认为可以直接从草书入门,当然建议从隶书和楷书入门的居多。
但既然是入门,就是没有书法基础的,那么我们就应该寻找一种能够充分训练到书法基础的字体,正如练武一样,不练基本功肯定是学不好后面复杂的套路的,所以有“练武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”的说法。嘉强套用一下这句话就是:练字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。
在书法的五种字体中,篆书是最能扎实书法基础的,所以初学书法嘉强的建议是从篆书入门。
实践证明,篆书是训练书法线条质量和控笔能力最好的字体。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篆书最讲究中锋用笔,而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正脉,不懂中锋或中锋驾驭能力差,是不可能学好书法的。通过篆书就可以很好地训练中锋的使用,中锋用好了,写出来的线条就浑厚饱满,让人能感受到书法的力量感。比如颜真卿,就是运用中锋的高手,其宽博有力的线条让人百看不厌。
我们知道学美术需要通过学素描来训练造型能力,而初学书法我们则可以通过篆书来训练规整的造型能力。
篆书比较讲究对称性和协调性,结体也比较紧密,这对初学书法打基础是非常有利的。孙过庭就曾说过,初学分布但求平正。而篆书就可以让我们学到平正的造型。另外,书法造型要宁紧勿松,而篆书一般是上紧下松,一个字体就能让初学者充分理解什么是疏密,什么是松紧,这无疑是大有助益的。
另外,篆书是后续学习的原动力,不管以后学什么字体,其实多少都会与篆书有关系的,特别是要写篆刻的话联系就更大了。
学习文字学就更需要篆书功底了,再说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,通过篆书入门,可以直接接触到书法的源头,对扎实基础,树立高古的审美,培养对汉字的热爱,都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。
假如说中国书法是一棵大树的话,嘉强认为篆书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,其它书体都是这个主干的分支,也就是支干。
因此,我们学习书法从篆书开始,就是直接把学习书法的主干培养起来,然后再从主干开始生出支干,这样的学习,是不是更加科学呢?
看完此文你有什么感受?有什么更好的建议?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。
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所帮助,点点关注,学习书法不迷路!
假如需要作品点评或专业问题咨询,请点我主贾左下角的“咨询”链接进入提交,我空第一时间为您回答,感恩有你!
关注我按提示回复即可免费领取各类精品高清碑帖。
嘉强原创文章,谢绝搬运及各种改编!
原创文章,谢绝搬运!
学书法的人肯定都知道王羲之,但有些人却不一定知道王献之,这父子俩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“二王”。在王羲之的几个儿子中唯独王献之与其父平起平坐,这并不是偶然,而是凭实力经过大浪淘沙而得到的世人的一致认可。
但王献之得到认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而是历经坎坷与曲折。在继续往下读之前,希望你明白后人论书大多称王羲之为右军,称王献之为子敬,而我们俗称王羲之为大王,称王献之为小王,理解这些称呼才能更好更快地理解相关内容。
首先在同一时代的谢安就“轻子敬之书”,谢安心里是很佩服子敬的书法的,否则他不会问出“卿书何如右军”的话,问这种话意思就是他已经把父子俩放在同一水平去比较,只是基于纲常伦理而不得不心口不一。
到了一百多年后梁武帝萧衍那里则说出了“子敬之不迨逸少,犹逸少之不迨元常。学子敬者如画虎也。学元常者如画龙也。”皇帝金口一开,下面奉承者众,于是子敬淡出众人视野。
到了三百年后的李世民那里,则更是力捧右军而力贬子敬,不管是传说中的“萧翼赚兰亭”还是让怀仁花费20年时间搜集天下大王书迹集成的《圣教序》,李世民都在引导着大家的学书方向,于是子敬再次被打入冷宫。
不管怎么掩埋,是金子始终都要发光的。在李世民之后,书法审美终于不再受一人之影响而得到解放,书法审美从跟从转为崇尚个性表达,个人风格得到张扬,自由浪漫的书风得到认可,涌现了如怀素、张旭这样的狂草大家,子敬的书法艺术得到了接受和升华。
到了宋代,尚意书风更是让子敬出尽风头,同样狂放张扬的米芾更是子敬的忠实粉丝,把子敬的书法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我一开始是学米芾的,后来学子敬时就感觉怎么越写越是米芾的东西,于是就明白米芾把子敬学得太深入了,以至于我总感受自己在学米芾,所以后来我让学生都先学子敬,再学米芾,或者两者摆在一起来学,于是大家对米芾和子敬的用笔心里都非常的清楚明白,学起来也就轻松多了。
那我们是先学王羲之好还是先学王献之好呢?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很专业、
历史已经告诉我们,二王是不相上下的,都是书法艺术的开创者,我们讨论二王不应受其是父子关系的影响,甚至应该剥离这种关系而纯粹在书法艺术上进行讨论,否则又会陷入伦理层面的纠缠。
因此,先学大王还是先学小王,就看你需要什么东西,你想从中吸收什么营养,而不是为了学大王而学大王。
比如你想学行书的字法,那么可以学大王的《圣教序》,你想学典雅的今草风格,可以学大王的《十七帖》,但如果你想学更肆意狂放的草书,则可以被取法小王的一笔书,小王才是一笔书的领头人,是敢于破局的书法大家,你想真正的“挥洒自如”,则非得学小王不可。
大王是书法的开创者,他的这种开创精神也影响了儿子王献之,以至于后来小王反过来教导大王说“大人宜改体”,就因为王献之看到了父亲书法的局限。
所以嘉强的观点就是,先学大王还是先学小王都没问题,关键的问题是你想学什么,弄懂自己需要什么,是学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否则你就是跑到售票张口就说,给我来一张票,别人都不知道你要去哪,怎么卖票给你呢?(陈嘉强/文)
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所帮助,点点关注,学习书法不迷路!
嘉强原创文章,谢绝搬运及各种改编!
通常情况下,人们认为书法入门从楷书开始,但新近由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的《篆捷书经》却提供了另一种途径:学书从篆体——古篆八法生化开来,可谓“古法新款”。
该书作者杨建文表示,在古代篆籀时期,书法学习无一不是从篆法发蒙的。这中间主要原因是字体演变,学书者识篆困难,识楷则轻而易举,唐宋之后,楷体入手学习书法成为主流,尽管如此,取法篆籀切入的书法学习方法仍然存在并且有效。他认为,篆书笔划似乎简单,就横、竖加圆弧,可它是汉文字的“精神支柱”。书法自古强调的中锋用笔完全属于篆书的基本功,正是中锋用笔才使得书法的线条质量有了保证,而线条是书法得以千年长健的生命线,真正超一流的书法大师,一笔下去即能看出本领的高强,“一画”若“心画”,芸芸书家十年面壁就是为了“一画”的风流倜傥、与众不同。此外,各种篆书的时空架构极其丰富,甲骨文、金文、秦帛、小篆的篆意时空相当魔幻,书法发展到大写意的草书阶段,仍是对空间结构的再循环、再创造,书法空间在篆书时代已被稳稳确立,书法坚守的“中正”同样是篆书的功劳。
书中,杨建文以古篆八法作为入门,阐述了古篆八法的概念化法规要素和规定性代表技巧动作,提出书法学习围绕一个核心、 二个基本点,即以纸面时空审美为核心,知识(外形内质的认知)和符号(用笔与构成)为基本点,结合灵感意达(外形内质)、认知方式(思维转换)和表达中心(用笔与构成),层层展现。
杨建文是上海中国书法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,自幼习格律,青年时期习西画,后蒙李丁陇垂青拜于门下专攻中国书法。他专注中国书法四十年,并长期坚守在中国书法教育和书法实践的第一线,曾远赴俄罗斯、秘鲁、意大利、日本、匈牙利、德国、法国等国讲学。
在《篆捷书经》新书分享会上,杨建文对“篆捷书经”四字要义做了解析,以超现实主义、立体主义、古典主义、写实主义、浪漫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现代视角来解读历代书家经典碑帖,并基于此剖析了篆隶楷行草书体书法美学特征和临摹要略。随后,通过学书心路感悟及自创作品的解析,从书法之传统民族文学观、社会哲学观、自然科学观以及艺术美学观的视角深入阐述了“古篆八法探真谛,字文一体说故事,书画同源造意境,韬光养晦精气神”之守正创新的书法新理念。一个多小时的侃侃而谈,以及现场与主持人、嘉宾的多维互动,把“古篆八法”的当代启迪作了全方位“透视”,引起视频直播间观众浓浓兴趣。
编辑:徐璐明
发表评论